#蕪菁雜誌破一萬讚了
#一萬個感謝與原動力
#大家一起守護民主台灣
蕪菁雜誌破一萬讚了。雖然跟其它同類型的粉專比起來,一萬並不是什麼大數目,但看到有一萬個認同我們理念的小伙伴們,一萬個願意攜手一起守護台灣的小伙伴們;小編群的心裡,只有一萬個深深的感謝,與一萬個繼續為台灣打拼下去的理由。
🔹 「蕪菁雜誌」是怎麼來的?
和大家分享一個小秘密。「蕪菁雜誌」這名字是怎麼來的?說來可笑,就是粉專的創始人 #C編 ,那天剛好在家裡做涼拌大頭菜。蕪菁就是大頭菜的學名啦…就這樣來的粉專名(笑)。
蕪菁雜誌剛開始,完全沒有任何經營發展的想法。只是看到臉書「創立你的個人粉專」廣告,就無可無不可地開了,擺在那邊晾涼。
🔹 「蕪菁雜誌」的小編群
去年十一月的大選結果,真的讓人很受傷。一群大學同學湊在一起聊天,都發現網路上的反智言論一整個失控。更糟的是,因為韓國瑜的巨大成功,台灣的紅統派好像打了興奮劑一樣,整個活躍了起來。
每個人聊到這裡,都覺得心裡有股揮之不去的「#亡國感」。
「我們應該起來做些什麼吧!?」於是四個大學同學,還有他們的伴,商量一下,就組成了蕪菁雜誌的編輯群。
七個小編都是再平凡不過的人,有科技工程師,有社工師,有三個小孩的媽媽,也有在醫療產業工作的。這群人既沒有媒體背景,也不算政論名嘴,更沒有政黨活動經驗。七個小伙伴「竹篙湊菜刀」,抄起傢伙(手機與電腦),就這樣匆促上陣了。
我們所能做的,就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,書寫自己對台灣的擔憂與期許。
我們沒有複雜的論述基礎,只有一個非常簡單的理念:
#守護民主台灣
#給下一代一個更好的國家。
🔹 愈來愈多人自願加入守護台灣的行列
透過臉書和LINE,我們結識了很多一樣關心台灣的粉專主與小編們。粉專主們來自各行各業、四面八方:有醫生,有藝人,有軟硬體工程師,有展場設計師,有平面設計師;有現役軍公教,也有退伍下來的職業軍人;有在貿易公司工作的,也有私人企業的行政人員;有在士林夜市擺攤的,也有大學教授;有留學美國攻讀政治學位的博士生,也有在中國工作的網美。
給各位台派的粉專主們:無論您是什麼背景,住在何方,蕪菁雜誌都要向您們深深的一鞠躬,致上最高的感謝。
🔹 我們不是1450,未來也不會是
台派的粉專主們,來自各行各業、四面八方,擅長的議題也不同。唯一的共通點,就是大家都是「不拿錢辦事」。
很多不喜歡我們的人,來到我們版上第一件事就是衝著我們說「你們一定是1450請來的」。
我聽了也只能搖頭嘆息。怎麼他們就無法理解,有些人做事,不是出自於金錢動機,而是想要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點呢?
蕪菁的小編群們雖然不是大富大貴,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車有房,但生活中肯定不缺這筆錢。我們沒有管道跟任何政黨拿贊助,我們也從沒想過要從哪裡拿贊助。我們所有的,只有自己的閒餘時間,和一顆時常保持儆醒的大腦。
最後,在這裡要引用一句 3Q 陳柏惟 轉述的話:
❗ 台灣人不是笨,只是不知道。如果你知道,你就有義務去講。 ❗
期許蕪菁雜誌,能更好地扮演這個角色。守護民主台灣,是一輩子的事。大家加油!
#一萬個感謝